全站导航

生命守护者的光芒——一封感谢信背后的医患温情

发布时间:2025.11.14浏览次数:2

在医疗工作中,每天都有无数故事在病房与科室间悄然上演。近日,一封患者家属手写的感谢信在市人民医院东院骨科·创伤外科引发了阵阵温暖涟漪,这封信不仅承载着患者的感激,更折射出医患之间信任与关爱的动人光芒。

危急时刻的救治

62岁的金先生因突发外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颈椎骨折伴多发肋骨骨折、左肩胛骨折、右髂骨骨折、L3左侧横突骨折、头皮裂伤及右大腿开放性外伤、左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被紧急送医,诊断为多发伤。伤势严重,受伤部位涉及身体多个重要器官,面对这一高危外伤患者,东院骨科团队迅速启动外伤急救绿色通道。从急诊科到骨科病区,医护人员保持冷静,给予患者颈椎及腰椎妥善固定,避免患者二次损伤,陈厚琼护士长协调资源,黄佳医生精准判断,展现了现代医学的速度与温度。待病情稳定后给予患者进行了“左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逆行髓内钉内固定+右髂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

术后关怀的温暖细节

在康复期间,医疗护理团队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护士姐妹们每天定时帮助患者擦洗身体、协助翻身时,动作轻柔、专业,一边操作还一边温言鼓励,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与不适,同时也维护了病人的尊严。陈护士长每天三次查房,手把手教金先生做踝泵运动,呼吸功能恢复等功能锻炼;主管医生黄佳副主任用模型讲解手术原理,让老人安心;东院康复理疗师黄蓉医生根据病情调整康复训练。更让家属感动的是,医护人员主动邀请他们参与晨间查房,用通俗易懂语言解释病情进展。"这种被尊重的感觉,让我们感到真正成为了治疗团队的一员。"金先生的女儿在信中写道。

医患共情的双向奔赴

这封感谢信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记录了无数温暖瞬间:黄佳医生发现金先生失眠后,悄悄调整了病房灯光;康复师黄蓉医生为鼓励锻炼,和老人比赛数数,以此让锻炼的时间轻松度过。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构筑起患者康复的信心。"你们不仅治好了我的心病,更让我相信人间有真情。"金先生的女儿在信中这样代父亲写道。

照亮前路的医者仁心

收到感谢信后,东院骨科·创伤外科主任胡锐在晨会上说:"这封信提醒我们,医学不仅是技术,更是心与心的交流。"如今,科室推出"三个一"服务:每天一次床边沟通、每周一次家属课堂、每月一次康复分享会。护士站新增的"心愿墙"上,贴满了患者手写的感谢便签,形成独特的温暖景观。

这封感谢信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新时代医患关系的理想模样。当医生用专业守护生命,患者以信任回馈仁心,这种双向的温暖正在消融医患之间的坚冰。正如信中所言:"你们是穿着白大褂的天使,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医疗时代,这样的故事提醒着我们:只要心怀善意,医患就能共同书写生命的奇迹!

文字:赵庆琼  张建军

图片:陈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