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喜报!荆门市人民医院(荆门市脑血管病医院) 在202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上斩获“国家级”殊荣

发布时间:2025.11.12浏览次数:4

11月9日,2025年中国卒中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大会汇聚了全国脑血管病领域超过5000名专家学者,通过1个主会场与29个分会场的多元化学术交流平台,围绕卒中防治前沿热点展开了深入研讨与智慧碰撞。

会上,荆门市人民医院(荆门市脑血管病医院)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的“机械取栓联合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RECAST-MT)”项目中表现优异,荣获三等奖。该项“国家级”殊荣,不仅印证了医院在卒中急救前沿领域的领先实力,也标志着其临床科研水平获得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

 “机械取栓联合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RECAST-MT)”项目于2024年1月启动,由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院士领衔,联合荆门市人民医院等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共同开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RECAST-MT研究预计在3年内完成,纳入患者数量将达到上千例。

“机械取栓联合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RECAST-MT)”项目中启动会(资料图).jpg

“机械取栓联合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RECAST-MT)”项目启动(资料图)

  “该技术是一种安全无创的物理治疗手段,通过反复、短暂地对患者肢体实施局部缺血刺激,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使心脑等重要器官对缺血损伤产生适应和耐受,从而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缺血性损伤。”荆门市脑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荆门市脑卒中防治中心主任、荆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李威介绍,如今远隔缺血适应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脑小血管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类型脑血管疾病的治疗,RECAST-MT研究将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依据,有望进一步优化现有治疗策略,降低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微信图片_2025-10-27_185716_184.jpg

脑卒中.jpg

荆门分中心.jpg

基地1.jpg

多年来,荆门市人民医院(荆门市脑血管病医院)在脑卒中防治领域不断深耕。从2013年加入全国脑血管防治办公室脑卒中一级预防协作点,开展脑血管功能检查及卒中预警研究以来,先后加入中国卒中中心(CSCA)联盟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省神经外科神经内镜联盟成员单位、同济医院神经外科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到2020年被国家授予“高级卒中中心”、2021年4月29日荆门市脑血管病医院成立,以及“323攻坚行动”启动、荆门市脑卒中防治中心设立,并携手湖北省脑血管病急重症医学临床研究中心荆门基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科中心荆门分中心,医院积极探索构建起“防-筛-管-治-研”的脑卒中全流程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区域脑卒中救治水平。

微信图片_20251112093923_23_51.jpg

中国脑卒中大会获奖单位代表与吉训明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合影

本次参会并获“国家级”殊荣,是荆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国家级”平台上的一次精彩亮相,充分体现了荆门市人民医院(荆门市脑血管病医院)在脑卒中防治领域临床、科研、教学、科普全面发展的综合实力。未来,医院将继续探索和推进脑卒中防治事业,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科研创新水平,为守护荆门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脑血管健康作出更大贡献。